18764639413
建造棚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冬天御寒保暖,所以光和溫度是兩個主要的考慮因素。
大棚中容易存在的問題
1、草莓大棚方位不對
由于種種原因,許多種植者常常參考田間路線或土地的方向來確定溫室的南北方位。光照時間短,進入棚內光照弱,冬季有時不能保證4小時以上的光照,直接影響草莓和草莓的產量和品質。
2、前后屋面角度偏小
有調查發現,在山東部分地區,大部分溫室的壟高比較低,導致前后屋頂夾角較小,棚面坡度平緩。這種結構減少了進入棚內的光線,降低了棚內的溫度,不能儲存溫度,尤其是“冬至”前后,阻礙了草莓的生長發育。
3、棚體南北過寬
受經濟發展利益的驅動和土地資源政策的限制,草莓大棚的南北時間跨度問題越來越寬。 有的棚寬度影響甚至可以擴大學習到了15m。寬度的盲目進行擴大,要加大棚脊高。這樣,過高的棚體既不利于蓋、 揭草簾及夜間使用保溫,而且通過加大了大棚后部的弱 光低產區種植面積,降低了企業產量與品質。
4、棚間距離小
受多種原因影響,不少種植戶在有限的土地上盲目增加大棚數量,導致兩個大棚間距拉近,前棚遮擋了后棚的光線,尤其是《冬至》前后。
5、棚膜透光度問題
棚膜也分為幾種類型,不同的棚膜傳輸特性不一致。盡量選擇高透光的棚膜,除棚膜水滴、灰塵等碎屑外,將傳輸率降低30%左右,及時清理棚膜。確保透光很重要。
大棚改進光照應對措施
大棚方位和屋面角度難以進行確定,耗費的人工管理成本也高,所以莓莓找了一些問題有利于草莓大棚光照的其他技術可行性研究措施供大家可以參考:
1. 南北高壟栽培優于低壟栽培
南、北壟兩側受光均勻,壟上的高熱空氣容易進入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長。結果表明,在種植密度相同、壟高25~30 cm的條件下,南北壟向栽培草莓的生長勢、果實產量和品質均優于東西壟向和低壟向栽培草莓。
2、在棚子之間的距離適當之前和之后
冬至前后,大棚內至少要有4小時的光照,才能保證草莓的正常生長。
一般6至7米跨度,棚間距離應為5.5至6米,跨度為8至10米,棚間距為6.5至7米。只有這樣,無論何時,前排不會遮擋后燈。
3、大棚南北跨度適宜
實踐證明,南北跨度的溫室以7ー8米為宜,一般不能超過10米。否則,既浪費了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又達不到預期效果。
4、反光幕增加光照
在塑料大棚(或溫室)后柱上端懸掛反光幕布,下側懸掛在地面上,可以有效提高溫室后面的照度,提高幕布前的地面溫度,增加晝夜溫差,有助于提高果實產量和品質。